Company Profile
News Center
来源:风财讯
“娃半夜突然烧起来,急诊看完开了退烧药,医生反复叮嘱‘要是吃了药仍是反复高热或出现咳嗽加重,3天内一定要再来查’——果然没躲过支原体肺炎,小孩的病情容易反复,复诊挂号来回折腾的费用加起来也不少。”说起带娃看病的经历,家长李女士有不少痛点。
为了让家长们更“省心”,佑佑宝贝妇儿医院即将推出的复诊转诊新机制——一个看似细微的调整,却藏着七年来这家医院对家长与孩子需求的深度洞察。
藏在数据里的“懂病情”
“很多家长不知道,儿童病情变化特别快,疾病初期看似是普通感冒,但其实只是其他疾病的早期还没有典型的表现,而大部分在3天内就会显露出明显症状。”
佑佑医护团队的观察,不是凭空判断——2025年1-9月,全院近18万人次门诊量中,有近9000人次在3 天内回到同一一级科室复诊,占比5%。这5%的数字背后,是无数家长带着“娃病情反复怎么办”的焦虑折返,也是佑佑推出新机制的初心:不让“挂号费贵”成为孩子及时复诊的阻碍。
以往,不少家长面对“建议复查”会犹豫:“一次挂号费大几十上百,复查又要花钱,是不是能再等等?”但儿科疾病的“黄金干预期”往往就在这几天。
佑佑的新机制直接戳中痛点:初诊后3天内复诊同一科室全职医生,享1折挂号费;7天内全院复诊则享7折挂号费。“通过新的复诊机制,原本198元的挂号费,3天内复诊1次只要19.8元,相当于用一杯奶茶的钱,换孩子病情的‘早处理’。”医院负责人说。
转诊规则的升级更显灵活:挂号费198元及以下号源可相互转诊,298元及以上号源能转至同价位及以下号源,除儿保科暂不接受转入外,所有科室只要医生判断后认为确有疾病需要则均可自由转诊。“本来只是挂了耳鼻喉科看诊,没想到因为腺样体面容还需要去口腔看看矫正,但因为有转诊机制,只需要手机上点几下就成了。”这正是佑佑“减少家长折腾”的细节体现——毕竟带娃看病时,少跑一趟、少等一会儿,都是实实在在的安心。
服务升级的密码:倾听客户需求
如果说“3天1折复诊”是佑佑服务的“一个切面”,那把时间拉回七年,从2018到2025,这家医院的每一次变化,都在回应家长的“心里话”。
把“看病的害怕”变成“玩耍的快乐”.
翻开佑佑的老相册,2018年的诊室还是“白色墙面 +简洁桌椅”的单调模样,等候区只有几组沙发;如今再走进医院,蓝色太空主题诊室里,孩子会指着墙面的卡通图案忘记紧张,等候区成了“小型游乐场”,滑梯、绘本架让等待时间变成“小快乐”。
(2号楼游乐场实拍图)
就连走廊的墙面也没浪费——从空旷白墙到布满科普内容,家长带娃候诊时,随手就能拍下“儿童过敏护理”“发烧怎么物理降温”的知识,“原本无聊的候诊时间,居然还能学带娃技巧”成了不少家长的意外收获。
(佑佑宝贝早期发展促进中心科普走廊)
从“基础需求”到“科技赋能”.
“之前在其他医院带孩子看病,不小心把孩子心爱的玩具落在医院,回去找也不见了,虽不值钱但孩子特别难过。”而在佑佑,有失物招领这样的“安心驿站”,小到玩具、水杯,大到外套、书包,都能有序登记认领;商保服务站则解决了“报销麻烦”的痛点,家长不用再抱着一堆单据跑断腿;就连取样品这样的小事,也有样品机器人帮忙“跑腿”,减少奔波。
更贴心的是“云端医院”的出现——27+万人次的互联网问诊量,证明了“足不出户看医生”的刚需:孩子病情变化不用慌,手机上就能连线医生;还可体验便捷的单纯开药服务,药品直接配送到家;诊后更有免费药师提供专业用药咨询,让用药更安心。
(佑佑宝贝妇儿医院医生互联网问诊中)
自2022年3月起,智能物流机器人正式入驻佑佑宝贝妇儿医院,它们搭载AI智能,每日灵活穿梭于各科室,专职进行样本无接触配送。凭借智能避障、自动乘梯等“黑科技”,机器人不仅大幅提升了转运效率,更以全程隔绝人为接触的方式,确保了样本安全性。
“方糖9号”检验样本运送机器人
从“能看病”到“看好病、全覆盖” .
七年来,佑佑的诊疗边界一直在“为需求延伸”:从最初的基础儿内科、儿保科、儿外科,已拓展至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皮肤科、妇科门诊、中医门诊九大临床科室。
(过敏反应专科联盟单位)
其中新增的妇科门诊,为妈妈们筑起“专属防线”,中西医联合诊疗让痛经不再“忍一忍就过”;中医门诊开诊后,小儿推拿、穴位贴敷等温和疗法,缓解了家长“怕吃药副作用”的顾虑;母婴中心四年来服务超1200组家庭,从产后护理到新生儿照护,让新手妈妈少了“手忙脚乱”;
过敏专科的成立,更是解决了“娃总湿疹、鼻炎、过敏哮喘”的难题,“一次就诊就能搞定多种过敏问题”,不用再反复折腾多个科室;儿保科新增的经颅磁治疗,为多动症、发育迟缓的孩子提供了新方案,暑期夏令营还让娃在玩耍中提升能力……
(康复训练室实拍图)
这些变化的背后,是佑佑对“用户满意度”的极致追求——99.24%的用户满意度、3.2万条家长点赞与表扬,不是数字的堆砌,而是“每改一个细节,就问一次家长‘满不满意’”的结果。就像这次的复诊转诊机制,正是从满意度调查里“家长提出复诊贵、怕转诊麻烦” 的反馈中,一步步打磨出来的。
今年10月,佑佑迎来七岁生日。七年2557个日夜,113万+门诊人次、近9000 住院服务人次、2900+场公益科普活动……
这些数据背后藏着无数“治愈时刻”:可能是医生蹲下来和娃说话的温柔,可能是复诊时1折挂号的惊喜,也可能是母婴中心护士半夜哄娃的安心。
(佑佑宝贝妇儿医院实拍图)
如果说“七年之痒”是常见的倦怠,那佑佑的“七年之养”,养的是对家长需求的“不忽视”,养的是对孩子健康的“不将就”。
从“3天1折复诊” 、持续丰富的专科服务、童趣易懂的院内科普到七年来的每一次升级,佑佑宝贝妇儿医院始终在做一件事:让“带娃看病”不再是焦虑的事,让“守护健康”成为温暖的事。
下一个七年,佑佑宝贝仍会带着这份“把小事做细”的初心,继续懂你所需、护娃健康,让每一次就医,都成为一次温暖的相遇。
重庆佑佑宝贝妇儿医院是「龙湖龙智资管」旗下高品质妇儿医院,作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医联体单位,医院致力为社会提供差异化医疗服务,以用户体验为中心,以专业、精深的医疗健康管理能力,满足用户高品质、个性化的医疗服务需求。
「龙湖龙智资管」作为龙湖集团资产管理旗舰品牌,围绕生命周期轨迹构建 “住、职、娱、医、养” 的空间资产生态链条,为用户提供多元产品和服务。目前,龙湖龙智资管业务已覆盖全国一二线 20 余座核心城市,管理资产规模近 300 亿元,以专业运营持续赋能城市空间价值。
来源: 风财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阅读全文四川成都:增加一个月产假
成都卫健委官网发布《关于落实纯母乳喂养产假有关事项的通知》,成都实行纯母乳喂养的女职工增加一个月产假。
一、休假条件
用人单位凭爱婴医院出具的“成都市爱婴医院纯母乳喂养产假证明”,安排纯母乳喂养的女职工一个月纯母乳喂养产假,享受出勤待遇。
开具纯母乳喂养产假证明的医疗机构必须是爱婴医院,非爱婴医院不得开具纯母乳喂养产假证明。
温馨提示: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每年年初在官网上公开截至上年末的爱婴医院名单。
二、开具证明时间
纯母乳喂养的女职工(含成都市内、市外分娩的女职工)应在分娩后3—5个月间,到爱婴医院开具纯母乳喂养产假证明。
三、开具证明地点
应由成都市内为其所生婴儿提供儿童保健服务的爱婴医院开具纯母乳喂养产假证明,若提供儿童保健服务的医疗机构为非爱婴医院,则由所在地区(市)县妇幼保健机构(天府新区和东部新区为指定机构)开具。
江苏:企业为产假期女职工缴社保费
最高可补贴80%
《江苏省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正式出台,将企业支付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社会保险费用补贴标准,在对生育二孩、三孩补贴基础上,扩大到对生育一孩的给予50%的补贴。
一、补贴对象及条件
2025年1月11日后(含1月11日)企业女职工生育一孩的,以及2022年2月10日后(含2月10日)企业女职工生育二孩、三孩的,为其在产假期间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各类企业。
按单位参保的个体工商户、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其他参保单位(不含机关事业单位)参照执行。
二、补贴标准
企业女职工生育一孩、二孩、三孩产假期间,按企业为其实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50%、50%、80%给予补贴(不包括个人应缴纳的部分),补贴月份从生育一孩、二孩、三孩第一天所在月份起算,共补贴6个月。
三、申请流程
● 线上:登录江苏人社网上办事服务大厅,点击单位办事—就业创业—就业补贴—女职工产假期间企业社会保险补贴申请—申报。
● 线下:用人单位向社会保险费参保地的同级劳动就业管理机构提出申请,需携带《产假期间企业社会保险补贴申请花名册》、出生证明、生育服务登记证。
温馨提示:企业可以在女职工生育一孩、二孩、三孩6个月后申报,一次性享受补贴。
湖北宜昌:鼓励产假延长至1年
宜昌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宜昌将鼓励支持城区用人单位,将在宜合法生育妇女产假延长至1年,配偶护理假延长至30天。
其实去年,宜昌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发布的《关于提升宜昌城区综合性民生服务保障水平的若干措施》中也提到了此事。
措施中明确:鼓励支持各单位将在宜合法生育妇女的产假延长至1年,产假延长期间工资按原额发放,不影响调整工资、晋升级别、计算工龄,其配偶护理假从15天延长至30天,护理假期间享受在岗职工同等待遇。
不少人关心的问题来了,产假延长至1年是否强制执行呢?
此前,有记者致电宜昌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和人社局12333热线咨询,工作人员均表示:该政策为鼓励性文件,并非强制执行,具体由单位与职工协商,并根据单位自身情况确认是否执行。
2025年全国产假标准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目前,各省份实施的产假规定,均在98天的基础上进行了延长,具体如下:
产假工资如何发?
一、生育津贴和产假工资的区别
生育津贴: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对职业妇女因生育而离开工作岗位期间,给予的生活费用。为员工承担生育津贴的主体是社保机构。
产假工资:员工休产假期间,企业为其发放的工资。为员工支付工资的主体是用人单位。
二、产假工资和生育津贴能同时领吗?
不能。我国《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八条规定:“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所以,在休产假期间,女职工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领取生育津贴;没有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休产假前的工资标准领取工资。
三、产假工资如何发?
计算公式:产假工资=生育津贴+单位补差额
● 生育津贴≥产假工资,企业无须再为员工重复支付工资;
● 生育津贴<产假工资,采用就高原则,用人单位需要补发差额给个人。
举个例子:
李女士月平均工资为10000元,领取的生育津贴为6000元/月,则用人单位需要在李女士休产假期间补足差额4000元/月。
如果李女士月平均工资只有5000元,领取生育津贴为6000元/月,则用人单位不需要额外支付工资,由于领取的生育津贴直接打入员工个人账户,因此,多的1000元,用人单位也不能扣除。
编辑:罗莎
阅读全文#为什么O型血被称为最惨的血型# 留意ABO溶血症!
O型血的女人,丈夫是A型血或B型血,怀二胎时容易发生ABO溶血症。即母体产生对A型血或B型血的抗体,攻击胎儿红细胞。
产检可以发现!
图示:黄疸新生儿照蓝光,必须戴眼罩!
发布于:广东
阅读全文简简周说
经常辅导孩子学习的家长会发现,自己在讲题时特别容易急眼。
哪怕平时脾气再好的人,讲着讲着,就搂不住火了。
等冲孩子发完脾气,又会陷入自责和内疚,责怪自己没控制好情绪。
还有人会对孩子、对自己感到失望,那种强烈的挫败感,真的很让人无力。
其实,这真不怪孩子。一个已经发展了几十年的大脑,和一个才刚长了几年的大脑,压根就不在一个思考维度上。
成年人在看孩子的学习内容时,自带大量的基本常识和成熟的逻辑框架,但这些都是孩子还不具备的。
家长着急,“这么简单的问题怎么都搞不明白?!”可对孩子来说,可能大人以为的常识,全部都是他的新知。
他没有能力按照大人的逻辑去思考,而是需要通过关联自己当前有限的经验,来学习和理解新知识。
这就是典型的“知识的诅咒”。
一个人在掌握某种知识后,就很难想象自己或别人在没有这个知识时候的状态,容易高估别人的理解的能力,带来误解和冲突,算是一种常见的认知偏差。
就好像已经大学毕业,甚至拥有硕博学位的家长,也不会记得自己上小学时的认知水平,更无法理解孩子此刻的蒙圈。
另外,白天上班已经很累了,晚上回到家不仅不能休息,还要辅导孩子写作业,身心俱疲之下,父母也很容易没有耐心。
一些容易焦虑的家长,很可能还会从孩子“一道题不会”,马上就关联到“成绩差”、“考不上好学校”、“人生失败”上,导致情绪反应进一步被放大。
父母为孩子付出了这么多,投入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下意识地也会期待“回报”,一旦期待落空,委屈、失望、无力就会一股脑儿地涌上来。
可是,父母的情绪越强烈,孩子的大脑就越迟钝。
因为这是人的自我保护机制:在面对“危险”时,本能地就会逃跑(走神)或装死(僵住)。
这个时候不要说思考了,你问他“1+1等于几“可能都答不上来。
关键是,这还容易让孩子形成学习创伤,一看到学习就应激:要么难以集中注意力,要么想尽办法逃避学习,比如,去玩手机。
更糟糕的是,孩子会产生强烈的自我怀疑,“我实在太笨了”,“我把父母气成这样,我真是糟糕的孩子”,从此掉进“自证预言”的恶性循环里。
这么来看,父母辅导孩子作业,自己受累、受气不说,还得不偿失。
说到底,就是因为角色错位了。
孩子学知识,在学校里有专业的学科老师教。
回到家,他需要的只有爸爸妈妈,能够做他的避风港,给他提供情感支持,帮他蓄能充电。如果父母也拿起书本,当起了老师,父母这个位置就会空缺,孩子早晚得耗尽电量。
最近,作家马伯庸在公开演讲时,自曝儿子不爱阅读、作文拉胯,他不得不硬着头皮把孩子送去作文班。
他虽然到处讲课,给别人说文学的意义、写作的道理,但自家孩子的作文,他也会让作文班的老师来教。
这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教育是个专业的事,自己能学好、能做好,不代表也能教得好自己的孩子,尤其在父母自己擅长的领域,更容易掉进“知识的诅咒”,更难。
所以,专业的事,还是让专业的人来干吧,老师那么多,父母只有一个,还是让自己回到孩子最需要的那个角色去。
皆大欢喜。
阅读全文为人父母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中的酸楚,只有当过父母的人,才能真正的深切体会。
当孩子不听话,不爱学习,总是调皮捣蛋时,父母都会为孩子的顽皮捣蛋而担心,担心孩子在学校不被老师和同学喜欢,担心孩子成绩不好,将来没出息。
同样当孩子变得乖巧听话时,可能依旧会担心,因为平日里调皮捣蛋的孩子,上学后怎么突然就转性变得老实规矩了呢?可能父母会担心孩子是否在学校受了欺负和委屈。
在我家宝宝上幼儿园之后,我也非常担心孩子不合群,担心孩子太老实会被欺负,担心孩子有时候又有点调皮捣蛋,有时候还非常固执的,担心孩子不被老师同学喜欢,也担心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和欺负,一个人不敢反抗,还一个人闷在心里。
因此,宝宝上幼儿园后,就会时不时的问孩子,在学校有没有跟同学闹矛盾,被欺负。因为在平日里带宝宝出去玩耍的时候,小家伙就非常老实,有时候被人欺负了,也只是干看着,都不敢还手。
相信有很多父母可能都和我一样,孩子上学之后,会有这样那样的担心的吧。
为什么有些孩子一上幼儿园就会变得老老实实的了呢?
幼儿园里学会了规矩
当孩子上幼儿园后,宝宝就从一个没有什么规矩的地方,进入了一个有规矩的地方。在学校里,孩子们不仅学习知识,还学会了一些相应的行为准则和规矩。
但在家里面可都是无拘无束,父母也不会给孩子们制定什么规矩,在家的时候,孩子们的需求,父母都会尽量满足。到了学校后就不一样了,老师会给孩子们制定相应的规则,如果孩子们违反,可能还会受到小小的惩罚,这就会让一部分胆小的孩子,因为害怕,而变得老实。
此外,老师们为了让孩子们听话,也会制定一些规则,让小朋友们努力去完成,然后给予相应的奖励,一些孩子们就会为了获取这些奖励,好成为在家长面前炫耀的资本,从而就可能变得非常听老师的话,变得非常有规矩,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
孩子学习了解的规矩越多,慢慢地孩子们就变得越来越有守规矩了。因此,在小朋友们上学一段时间后,可能一些孩子就会变得非常有规矩,甚至是变成老实,不再调皮捣蛋了。
环境的改变
一些孩子适应能力较弱,当孩子们生活的环境,从家变成了幼儿园,由一个熟悉的环境进入了一个陌生的环境,熟悉的父母没有了,没有了对自己千依百顺人,就会感觉到焦虑、担心、害怕,这个时候孩子就可能变得缺乏安全感,从而变得安静。
可能孩子在幼儿园受到了欺负
平日在家的时候,孩子们可能都是小霸王,小公主,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在乎他人的感受,反而是父母会处处照顾孩子的感受和情绪。
然而孩子们到了幼儿园后,面对的可能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这个时候孩子们之间难免就会产生摩擦。因此,一些孩子可能受到了其他孩子的欺负,也就会变得安静下来。甚至还会产生担心焦虑、害怕的情绪,从而变得老实规矩。
家长如何才能更好地了解宝宝在幼儿园里的情况呢?
如果我们想要更好地了解孩子们在学校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才让孩子变得老实的了,应该怎么办呢?
多与孩子谈心
想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了解孩子是否被欺负了,我们除了和孩子多沟通多交流之外,也可以多与老师沟通交流。
作为父母的我们直接问孩子,可能什么都问不出来,孩子什么都不会说。其实当孩子放学后,我们可以先和孩子们聊谈谈心,先别聊学校里的事情,让孩子放松下来,再慢慢的引导孩子,孩子愿意谈,再慢慢地让孩子说出在学校里面的事情。
我们最好能够从小养成睡前与孩子谈心的习惯,在睡觉前先与孩子们谈谈知心话,然后再慢慢地聊一聊孩子这一天的生活,这样也可以从中了解到孩子的在学校的生活情况。
情景模拟
想要很好的了解孩子在学的情况,我们可以与孩子们一起玩情景模拟的游戏。让孩子扮演老师,父母扮演学生,然后我们故意调皮捣蛋,然后看孩子的反应,就可以知道老师在面对自己孩子调皮的时候,是怎样处理的。
也可以与孩子们一起玩,与同学之间互动的情景模拟游戏。通过这样的游戏,我们也能够很好的了解到孩子在学校的生活情况。
亲子阅读
最好的教育孩子的方法,不是给孩子讲道理。与其给孩子讲道理,还不如跟孩子讲故事,这样更容易接受。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都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总是给孩子讲各种各样的大道理,可能孩子还太小还听不懂;孩子大了,可能听的太多了,已经麻木了,腻烦了。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我们想要更好的教育孩子,不妨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让孩子明白道理,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绘本,与孩子一起亲子阅读。不仅能够拓展孩子的知识面,还能够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行为习惯。
父母空了多陪孩子一起亲子阅读,不仅能够帮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能增进亲子感情,拓展孩子的知识,规范孩子的行为,何乐而不为呢?
发布于:四川
阅读全文Our Partners